首页 > 新闻动态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把握大势 奋力打造开放新高地

2025-10-20 08:45:53 文章来源: 安徽新闻联播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牢记殷殷嘱托,安徽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把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作为链接全球资源的基础支撑,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起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现在的安徽正以开放的姿态,加速崛起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合肥北城铁路综合物流园的下塘铁路专用线,大家看到我身后两列笼行新能源汽车专列正停靠在站台上,通过专用的搭板,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鱼贯而入,这600台“安徽造”新能源汽车将通过这支高效的“钢铁驼队”,远赴中亚地区。

  与传统集装箱运输不同,专为新能源汽车设置的笼车,每节车厢都能实现多层装载,不仅极大提升了单次运输量与装卸效率,更显著压缩了物流周转时间,最快16天,这批“安徽造”新能源汽车就能抵达万里之外的中亚市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的物流通道,合肥中欧班列已经通达20个国家、177个国际站点城市,累计发运量突破5400列。成为连接安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高效国际运输干线。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搭建新平台、开辟新空间、以运带贸、以贸促运,为安徽加快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一年来,安徽不断畅通“水、陆、空”国际物流大通道,开展口岸大通道提升行动,推动形成全省口岸互联互通、连接全国、通达全球主要口岸的通道体系。开放,不止于交通的“硬联通”,更有规制的“软衔接”。一年来,安徽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贸易投资、科创产业等重点领域,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引领安徽开放型经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到目前为止,安徽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了2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7项为全国首创,10项入选《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4》,这个数量在全国自贸区来讲是属于前列的。

  向海而兴,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一年来,安徽着力打造“海客圆桌会”、“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2025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形成系统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矩阵。作为安徽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开放平台,9月20日—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办,参会国家和地区、外宾数量创历届大会之最,大会期间共促成合作项目735个、投资总额3802亿元。

  安徽是一片投资热土,经济发展态势令人欣喜,尤其是持续培育并且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了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我们将持续推动欧洲企业来安徽投资。

  为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皖投资,一年来,安徽积极落实国家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出台《促进外向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支持外资企业投资安徽新兴产业领域,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今年,世界500强企业——圣戈班在马鞍山新上马了用户侧储能项目,加快推动“零碳园区”建设。作为较早落户我省外资企业之一,圣戈班今年5月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外资研发中心,不仅可以平等申报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还可以享受国家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和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安徽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配套服务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我们将与安徽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推动从生产制造到科技研发领域的拓展。

  截至目前,安徽吸引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皖设立了超过5000家外资企业,大众科技研发中心三期项目封顶,博格华纳、乐福斯、友邦保险等一批境外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新签约落户或追加投资;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总值保持中部第1,增速居全国第5,其中汽车出口稳居全国第一。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们打出了赋能外贸发展的“政策+服务”组合拳,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全力稳外贸、稳外资、拓外经,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